水彩和植物爱好者,人生理想是一天能有48个小时不务正业…
微博:@sheila
b站:sheila水彩
ins:sheila_art
公众号:sheila水彩

市井故事

读完了德波顿的《写给无神论者》和《机场里的小旅行》,想起还不算太久之前,我还在思考回武汉拍一部片子,想花一个完整的时间去接触人,拍各式各样的在武汉生活的人们思考的问题,在武汉的生活得意和迷茫。

千万人每天在这个城市忙忙碌碌,对于彼此来说都只是城市里黑压压的另一个群体,历史和传记总是属于成功者,却很少有人关注过擦肩而过的普通人的故事,所以想过了解他们然后拍出来,我觉得这才反映一个城市的群体和生活的真实场景。这个念头一直还在,看完这两本书又一次想起来。

群体对城市居民来说往往就意味着工作、学校、家庭划分出来的那一亩三分地,在各种人海茫茫的地铁上、商场里、马路上,投射出了一个渺小的自己,很难去相信身边的大众都是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个体。再加上大众媒体渲染的危险的都市的概念,进一步将陌生人之间再形成群体的可能性打消。很难去想象卖热干面的大叔有个动人的童年,更没法知晓凶神恶煞的保安有一个温文尔雅的过去。

于是我们依赖大众媒体,依赖手机上源源不断的信息流,保持“我跟得上大众”的感觉。于是我们更加依赖虚幻的网络建构起来的世界,仿佛没有了它,就更加难以面对人潮中无足轻重的自我。

在新朋友的接触中,身份成了决定你自我价值的砝码。酒会上、会议桌上,名片上的title决定了你的价值,职场成功获得一张高于大众的椅子,既能安身立命又能在各种场合体现价值。如果自我的感觉纯粹只能依赖事业和身份,那么埋首工作便是合乎逻辑的选择。

这两本书讲得便是这种矛盾,在现在的社会里,我们对自我感觉和群体感觉的缺失,让我们进入到一个看起来不那么妙的循环里。

而宗教却在某些方面有值得人去学习的东西,比如陌生人的凝聚力,比如将这种潜移默化的感知形成体制,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建筑、艺术、哲学、弥撒,等等。诚然作者提出的给无神论者制造这种机构,改变对艺术的展示方式,新建陌生人相聚的场所等等,都是一种假设,给人原始需求的提供某种程度上的满足,难以成体系的实现。

也或许都和我想要拍的那部片一样,最终都只是假说或者历史长河中激不起水花的小小尝试。可是身为无神论者以及茫茫人海中微不足道的个体,宗教中的呈现的智慧以及市井故事中反映的人性,或许一直都值得彼此去关照。

评论(2)
热度(61)

© Sheila水彩 | Powered by LOFTER